三上“科学素养”期中游考小结
一、游考对象:三(1)、三(2)、三(3)、三(4)全体成员
二、游园活动要求和内容:
(一)我是科学家(科学基础)
活动项目:我是科学家
活动规则:从实验器材:酒精灯、蒸发皿、玻璃棒、烧杯、石棉网、铁架台、漏斗、注射器、三脚架、试管,十种器材中选取正确的蒸发装置,并从下到上正确组装放置。
评价标准:
优秀(☆☆☆☆☆):全选对,组装放置正确;
过关(☆☆☆):选对4样器材,组装放置正确;
待过关(☆):选错2处以上,不能组装。
评价内容:认识第一单元核心知识《混合与分离》所学,学以致用;初步认识实验器材及其作用,为之后的学习打基础



(二)我是数学家(数学+科学融合)
活动项目:我是数学家
A数学评价
活动材料:绿豆
活动规则:准备好由10管空气、20管空气、30管空气的气球,由上面的数据,计算100管空气的质量为多少?
评价标准:
优秀(☆☆☆☆☆):计算正确,讲述完整
过关(☆☆☆):稍作提示或稍作等待才能计算和讲述;
待过关(☆):稍作提示后、或重算仍不能得出答案。
评价内容:《倍的认识》
B科学评价
活动材料:绿豆、电子秤、天平、气球、打气筒等
活动规则:准备好由10管空气、20管空气、30管空气的气球,由上面的数据,计算100管空气的质量为多少?用绿豆将天平调节平衡。
评价标准:
优秀(☆☆☆☆☆):能用绿豆将天平调节平衡
过关(☆☆☆):稍作提示或稍作等待能用绿豆将天平调节平衡
待过关(☆):稍作提示后、或重做仍不能能用绿豆将天平调节平衡
评价内容:《空气是否有质量》、《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》




(三)我是“消防员”(科学基础)
活动项目:我是“消防员”
活动规则:正确熄灭酒精灯
活动材料:点燃的酒精灯
评分方法:
优秀(☆☆☆☆☆):能说出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案,并正确操作。
过关(☆☆☆):能说出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案,并操作3次内能完成。
待过关(☆):不能说出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案,并不能正确操作,提示后还是不能完成正确操作。
评价内容:实验器材的正确使用及注意事项。



存在问题
从三个活动中,直观的发现,学生在第一个实验器材的实际操作中问题比较大,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够全面,不能灵活运用,应变能力差,迁移性知识很难应用到实际
对于活动要求分析不认真,比如第一关,要从下到上,且是蒸发装置;第二问,需要用到数学推理,个别学生没有深入思考
实际动手能力薄弱,还不能很好的把学到的知识体现在动手操作上,胆量和勇气在学习过程中还比较匮乏
教学措施
注重学生参与的能力要在课堂教学中,发挥学生的自主性,就要让学生参与进来,让学生在活动中把感受到的、观察到、想象到的用自身的话归纳出来,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,作出正确的判断。要想真正让学生参与到学的过程中,老师在课前要做好准备,也要安排学生按每节课的要求,做好课前准备,在课堂教学中学依照提示就能热热闹闹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。
提高学生的参于能力和参于兴趣。在课堂教学中,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。我认为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,学生才可能学好,激发学生做一个积极劳动者,勤动手、动脑、动口,养成良好的习惯。并且科学教材非常笼统,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中发现结论,学到知识,假如在课堂中只是老师讲,学生听,课堂就会很枯燥、无味,假如能在课堂中,引导学生自主学习,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,我想这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。学生就会养成勤于动手动脑,仔细观察,就会获得新的科学理念。
让学生享受参于的过程和快乐。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,要关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表示,要和时给于褒扬,好让学生有兴趣下次参与进来。还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,带着问题走出课堂,时常探究。在学生参与过程中,我们要精心设置问题,合理布置,解疑、质疑。小学生的天性是好奇的,是好动的,在参与过程中,他们能体验到自身参与的快乐,又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疑问,我想小朋友们是很乐意的,我们的课堂也会丰富多彩,我们的心情也会因为小朋友们的乐于参与而快乐无比。
运用网络,辅助教学。把网络资源运用于科学教学中,能使学生发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,使笼统知识具体化、形象化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,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,提高课堂教学效果。对于一些很难解释的知识,虽然我们课堂上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也能解决,但那只是模糊的认识,但利用多媒体的音像动画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学生的眼球,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,真的要感谢多媒体的神奇作用,是我们的教学真实而具体。
5.合理制定评价机制,实验实践在科学有着重要地位,评价不能只局限于理论得分,还要综合考虑实操的能力,综合得分才是学生该有的科学能力。